图为通化市开展抗洪抢险和水上救援实战演练,提高应急处置救援能力。
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,通化市早安排、早部署、早行动,认真完善应急预案,深入排查防洪除涝及相关安全隐患,全面落实防汛物资,扎实搞好实战演练,全面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。
一是调整充实防汛指挥机构,落实各项责任制。针对今年各地政府、各部门领导有较大变动的实际,市防指及时对全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进行了调整,充实了各级防汛抗旱组织机构,为防汛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。同时,全面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、各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和各项包保责任制;明确了各级政府防汛责任人,落实了各重点防洪城市、主要江河堤防、水库工程防汛责任人,并在6月3日《通化日报》上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
二是开展汛前检查,整改安全隐患。市防指对全市各地在防汛责任制、预案修订和完善、物资储备、防汛通信、抢险队伍、工程度汛措施等方面,进行了大排查,先后检查了全市20座小型水库、主要江河及其支流险工段、防汛物资储备库、在建工程以及山洪灾害易发区雨量监测站等。针对检查出的问题,提出了整改意见,规定了整改时限。目前,各地隐患已基本整改完成。
三是修订、完善各项预案。市防指结合防洪工程现状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,对通化市防洪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。制作了防洪调度流程图和抗洪抢险概化图,重新确认了防汛抢险路线、群众安全转移路线和避险避难场所。同时,预案还对不同量级洪水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细化,明确了抢险队伍调动,抢险物资调运,抢险机械调拨责任,落实了对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线路、地点、人员安置等包保领导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。对跨汛期施工的各类水利工程,均制定了度汛方案,落实了各项度汛措施和险情应急抢护措施。
四是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。目前,已明确了驻通部队、公安消防支队、武警支队以及各地方组织、各部门和单位防汛抗洪抢险队伍的抗洪抢险职能。全市共组建抢险队伍7万人,同时,全市组建了名防汛专家,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,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。全市共储备编织袋106万条(国储)、铁线68吨(国储)、木桩795立方米(国储)、救生衣3535件(国储)、救生船21艘(国储)。其中市本级储备编织袋43万条、铁线26吨、木桩25立方米,救生衣1055件等,价值近800万元。
五是检修、调试防汛通信和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。对防汛光缆传输线(电)路设备、数据网、视频网、语音网、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源保障系统进行了测试和检修,确保防汛指挥调度信息传输、监测监控畅通。同时,逐一检修了139个自动雨量站,调试了预警预报系统,科学设定预警值,一旦达到或超过设定值,系统将报警,并将预警信息同时发布给危险区的村、组、个人,使当地群众提高警惕,及时避险,有序转移,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